供给之变
从单一场景到缤纷业态,丰富夜间消费体验
夜愈浓,位于Slots游戏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 观音桥街道的九街愈发人头攒动——
街心主题空间的开放舞台,吸引不少“潮流达人”争相登台,献唱《我爱你中国》等歌曲;各式餐饮店铺、特色酒吧,迎来许多市民和游客……即使凌晨一两点钟,依然车水马龙、人流如织。
“美食、健身、美发……晚上的九街真热闹。”90后消费者岑钰颖是九街的常客,这个假期,她几乎每晚都和朋友约在这里。她告诉记者,九街临近观音桥商圈,位于城市中心地段,朋友聚会比较方便,“我们刚刚在观音桥商圈逛了街,现在来九街健身。”
“先前以为九街就是吃吃喝喝一条街,从没想到在这里管上了一家健身房。”乐刻运动江北九街店店长罗金山是名95后,“我们店是Slots游戏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 人气最高的健身房之一,24小时营业,晚上10点多是人流量高峰,来的多是年轻人。”
这家高人气健身房,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店铺更替。业态的高频调整,在九街是常态。“我们近3个月就有20家商铺进行业态调整。商家如果不主动创新求变,就可能被‘淘汰’。”重庆九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邱月朗说。
在九街,“夜生活”远不止“夜色美”那么简单,它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。“卖的多是新奇创意,买的是情绪价值。”岑钰颖说。
“发展夜间经济的关键是内容供给。”邱月朗介绍,九街开街之初,场景相对单一,就是“餐饮一条街”。后来运营方聚焦年轻群体消费需求,将收益好、租金高但偏离定位的商家“忍痛割爱”,坚决转型。如今,潮牌店、桌游店、民谣吧等,成为九街的主流业态。
构建多元消费场景,丰富夜间消费体验。2020年,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》,系统梳理夜间经济主要业态,明确要培育以“夜品特色美食、夜享运动康养、夜赏文化艺术、夜娱休闲观光、夜淘时尚精品”为主的“五夜”业态。
怎么培育?观音桥街道的答案是给九街做加法——在九街的基础上,打造“重庆·不夜大九街”项目。
距离九街不过数百米,来到北仓文创街区,节奏陡然慢了下来。接近晚上11点,24小时营业的北仓图书馆内,一盏盏橘黄色的台灯依然明亮,映衬着不少青春面庞。
在这里,每周都会举办约30场夜间集市,每场有约20个商家与300多名文创青年互动,吸引近千名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。
“从九街一直走,看了一路时尚年轻的消费场景,走到北仓,我想在这里做点不一样的东西。”重庆北仓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波忆起创业之初,“已经有了一个九街,再复制没有意义。”
接手北仓后,李传波引入创意书店、文艺集市等业态,确立了这里较之九街“一动不如一静”的差异化定位。
事实证明,年轻人既喜欢九街的热闹,也热爱北仓的宁静。在由九街、北仓文创街区等组成的“大九街”,大部分消费者为25岁以下年轻人,六成以上的营业额来自文化和休闲娱乐。
今年国庆、中秋假期,九街和北仓文创街区人流量累计分别达150.5万人次、34.5万人次,同比分别增长28.1%、9.5%。